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951DRLW6BnU_4jYEz4w3A
二是多角度减碳。从管理流程角度,加强城乡建设领域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全流程减碳,规划阶段明确任务与目标,建设阶段明确设计标准,推广应用低碳技术、优化建筑用能结构,管理阶段加强评估评价与实施监督。从层级传导角度,对应市、县、镇三级治理体系,明确责任主体,以相应层级空间单元为统筹,系统开展绿色低碳工作。从城乡融合角度,立足于城乡建设要素的差异性,提出基础设施建设、建筑设计和建造方式等基本要求,并提出城镇、乡村差异化的绿色低碳建设要求。
三是地域化措施。加强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绿色建筑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;城市层面加强功能复合、立体开发,优化城市布局与结构,探索建设未来城市;以社区为单元,统筹提升绿色低碳建设;强化圩镇作为县城和乡村绿色发展的纽带;强调岭南特色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和零碳建筑示范应用;采用建筑遮阳、自然通风、反射隔热、防潮除湿、高效智能等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;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绿色发展的治理能力。
总体要求:包括指导思想、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。工作原则是系统谋划,分类施策;双轮驱动、多方协同;守正创新、节能增效;以人为本、共建共享。主要目标是聚焦2030年前总体目标,具体指标在各章节表述,陈列如下表。
二是推进城市绿色低碳系统性建设。从城市建设维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,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具体包括:(一)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。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组团面积、人口密度,因地制宜推动组团式发展,形成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,有序开展城市更新。(二)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。推广混合街区,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,引导可再生能源进入社区,鼓励智能家居和数字家庭建设,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(三)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。推进生活垃圾管理系统、海绵城市、节水型城市、燃气管网改造、绿色照明和园林绿化提升行动。(四)优化建筑用能结构。逐步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,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,加强与电网的衔接与协调。
三是统筹县城和乡村绿色低碳发展。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和清洁能源应用,建设美丽乡村。具体包括:(一)营造自然紧凑县城和乡村格局。合理控制县城规模,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村庄建设。(二)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。推广绿色农房技术应用,鼓励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和绿色建材,开展示范带建设。(三)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。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、完善收运处置体系、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,推广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处理技术。(四)推动乡村用能结构调整。巩固提升农村电网,完善配电物联网,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,引导生活热水、炊事、交通等向电气化发展,大力推动农村光伏建设。
四是强化建筑节能减碳。进一步提高建筑本体能源利用效率,满足建筑用能需求下实现最大限度减碳。具体包括:(一)全面提高新建建筑绿色低碳水平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条例,推广绿色节能技术,推动星级绿色建筑发展。(二)建设绿色低碳住宅。基于气候特点和绿色低碳要求优化住宅设计和装修,推广智能化管理,推动节能绿色化改造。(三)统筹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。强化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管理,完善能耗、能效评价标准,推行测评机制,实施能耗限额管理,推动建筑碳交易,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。(四)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方式。大力发展多体系装配式建筑,推进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协同发展,全面推行绿色施工,降低材料损耗和建筑垃圾排放,提高资源化利用率。推广绿色建材应用经验,建立长效机制。(五)推广适宜广东气候的节能减碳技术和产品。推动地区特色建筑技术革新与应用,开展碳中和目标下的未来建筑技术研究,提升建筑用能设备能效标准。
五是保障措施。(一)加强法规政策和要素保障。各地级以上市结合实际制定城乡建设碳达峰实施及配套方案,将绿色建筑规划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,督导城市体检和乡村建设评价,完善节能降碳标准和规程,建立绿色低碳指标体系,优化电价政策。(二)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治理能力。加强节能监管,推动能源数据共享与监测分析,提升CIM和BIM技术应用,推广数字化交付运营,深化省域治理“一网统管”建设,加速城乡数字化转型。(三)完善财政金融服务支持政策。强化绿色金融支持,推广合同能源管理,全面推进建筑碳普惠激励机制。(四)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应用。打造近零碳/零碳示范建筑、社区、城区建设试点,开展低碳建造、装配化装修等技术试点示范。
六是组织实施。(一)加强统筹协调。成立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责小组,加强组织领导,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城乡建设工作。(二)强化责任落实。明确各地各部门责任,制定目标任务,定期向省级部门汇报碳达峰工作执行情况。(三)注重宣传引导。推进对外绿色低碳技术交流,加强大湾区内合作,加大媒体宣传力度。
下一步,在《实施方案》基础上,还将逐步研究制订《广东省建筑节能降碳措施工作指引》,为各地市开展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落地措施。定期开展动态评估工作,不断优化完善政策。
■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■? 广东省绿色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■? 广东省绿色建筑咨询有限公司
■ 广东省峰谷电热冷综合能源生产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■? 广东省中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
■ 双碳目标(广州)能源技术研究中心 ■? 广州绿电储能科技有限公司
——业务范围——
■? CCER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方法学研究 ■ CCER碳资产开发 ■ 碳普惠方法学研究 ■ PHCER ■ GZCER
■?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■ 碳排放核查报告 ■ 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 ■ 碳排放第三方核查 ■ 碳双控 ■ 能耗双控
■? 碳核查碳核算碳交易技术服务 ■ 电热冷综合能源生产改造技术研究 ■ 合同能源管理、能源管控托管服务
■ 绿色建筑预评价、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■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、施工、验收 ■ 绿色IDC数据中心设计、节能改造
■ 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优化 ■ 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字化仿真模拟 ■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
■ 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■ 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研究 ■ 绿电储能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应用
■ 数据中心IDC能效(PUE)测评 ■ 高温相变蓄冷技术研究与应用
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、节能审查、节能验收、区域节能评估报告编制
■ 建筑能效测评、节能诊断测评、用能系统运行能效测评、用能设备能效测评
——业务咨询电话:020-39186910/13925095166——